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統籌推進 “ 五位一體 ” 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 “ 四個全面 ” 戰略布局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深入推進 “ 放管服 ” 改革,對標國際先進水平,創新監管方式,優化通關流程,提高通關效率,降低通關成本,營造穩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預期的口岸營商環境。
《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》圍繞 “ 減單證、優流程、提時效、降成本 ” 等明確了20條具體措施。
“ 減單證 ”
按照 “ 能取消的就取消、能合并的就合并、能退出口岸驗核的就退出口岸驗核 ” 要求,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在今年11月1日前由86種減至48種,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,2020年底前,監管證件全部實現網上申報、網上辦理。
“ 優流程 ”
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,推進海關、邊檢、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;全面推廣 “ 雙隨機、一公開 ” 監管,從一般監管拓展到常規稽查等全部執法領域;推廣應用 “ 提前申報 ” 模式,非布控查驗貨物抵達口岸后即可放行提離;推進關稅保證保險改革,推行進口礦產品等大宗資源性商品 “ 先驗放后檢測 ” ,推廣第三方采信制度。
“ 提時效 ”
推進口岸物流信息電子化和口岸查驗智能化,提高口岸物流服務效能和查驗準備工作效率,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,創新邊境口岸通關管理模式,加快開通農副產品快速通關 “ 綠色通道 ” ;加強國際貿易 “ 單一窗口 ” 建設,主要業務應用率2018年底前達到80%,2020年底前達到100%。到2021年底,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。
“ 降成本 ”
加強口岸通關和運輸國際合作,清理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性收費,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管理制度,未經國務院批準,一律不得新設涉及進出口環節的收費項目,今年10月底前對外公示口岸收費目錄清單。公開通關流程及物流作業時限,建立口岸通關時效評估機制。到2020年底,相比2017年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降低一半。
當前,我國改革開放走進了新時代,外部發展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,加快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,扎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,都對口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。各口岸監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增強認識、拉高標桿、主動作為,突出抓重點、補短板、強弱項,齊心協力推動寧波口岸營商環境走在全省全國前列。